问:我国在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方面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
答: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持续推动强化尾矿库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多年来,各有关部门在尾矿库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持续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出台了《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规程》等部门规章和安全标准。二是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将尾矿库纳入重点监管执法对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持续开展综合治理。2007-2018年间,相继组织开展了尾矿库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行动,以及“头顶库”综合治理,中央财政给予了必要保障,带动地方和企业加大投入,对无主库、废弃库、“头顶库”和危、险、病库进行了治理。四是持续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三等以上尾矿库全部建立在线监测系统,一次建坝、干式堆排等技术工艺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尾矿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自2008年以来,连续11年没有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在看到近年来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尾矿库安全生产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部分尾矿库安全管理粗放,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运行、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不稳定、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没有开展应急演练等问题比较突出。加之近年来大部分尾矿库所属企业处于亏损或者微利状态,安全投入不足。二是源头准入不严格,闭库销号不及时,尾矿库数量仍然偏多。有的地方准入把关不严,部分新建尾矿库安全设施先天不足。大量完成闭库治理的尾矿库已不具备尾矿库基本属性,却没有及时销号,仍然按照尾矿库进行管理,尾矿库总量居高不下。同时,随着土地征用政策收紧,尾矿库企业征地越来越困难,有的企业在原有尾矿库基础上不断加高扩容,甚至未经批准擅自行动,导致安全风险加大。三是尾矿库尤其是“头顶库”安全风险仍然很大,而尾矿库企业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共有“头顶库”1112座,涉及下游居民40余万人,一旦防控不力发生溃坝,极有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而当前大部分尾矿库企业缺乏风险意识,不掌握风险知识,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不科学或者落实不到位。前期开展“头顶库”综合治理过程中,部分尾矿库采用隐患治理方式进行了治理,虽然基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但其本质保障水平并没有提高。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尾矿库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不完善,占尾矿库数量绝大多数的四、五等尾矿库尚未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四是监管执法力度有所减弱。一些地方由于长期没有发生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盲目乐观,忽视风险管控,对一些尾矿库动态变化情况掌握不清,治理措施和监管执法力度有所减弱,部分地区各相关部门未能有效形成执法合力,导致尾矿库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