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强全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抓实中心城区消防安全风险治理工作。麒麟区消防救援大队针对麒麟区高层建筑极多、底数不清、消防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按照“全覆盖、无盲区、大抄底”的措施,持续深入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和高层建筑隐患问题跟踪治理工作。
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排查评估作为战略工程,统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消防监督双向发力,不断夯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根基。高位定标明方向。针对麒麟区高层建筑数量极多,单凭大队监督人员力量无法及时进行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评估的现实,大队着眼全局、高标定位,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聘请第三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于对全区范围内高层建筑进行消防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大队先后5次召开高层建筑排查评估专项部署推进会,切实提升组织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精准发力提质效。建立“每日跟踪、每周研判、每月会商”工作机制,先后8次组织聘请专业评估机构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召开座谈会,了解进展、强化落实,确保排查工作通力协作、同步推进。期间大队监督干部深入排查单位调研指导18次,从消防设施、电气燃气、消防管理等方面梳理出15条建设内容并进行规范,为规范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素质保证。同频共振树样板。坚持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同步推进,坚持边排查边指导的原则,大队干部跟进指导、隐患单位投入整改,对于投入资金大、整改彻底到位的,制定可学、可推的样板整改报告,以树立整改样板的形式,鼓励各单位实地参观学习,进一步推动排查评估工作精细化、末端化。
以信息化、科学化为牵引,全面提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风险排查工作正规化、精准化水平。聚焦规范化排查强效能。创新打造以“一轴两强化三共建”(一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排查这条主轴,两强化:强化摸排、强化整改,三共治:共治消防安全隐患、共治制度规范落实、共治行业规范健全)为主要内容,抓实评估排查、跟踪督促、末端落实三项措施,有效提升排查工作效能。聚焦精准化帮扶抓落实。大队监督干部按照分片管理分工要求及时组织已排查完成的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责任人、管理人进行约谈并通报排查情况,提出整改指导意见和要求,根据排查隐患清单针对性约定完成时限。针对辖区隐患性质严重的,由大队监督干部与各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开展“双向奔赴”,确保隐患整改“最后一公里”有效落实。聚焦立体化防消联勤抓防范。大队在充分研判辖区社会面火灾形势和队伍内部消防监督力量构成的基础上,采取“N+1+1”的模式(两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1名防火检查人员+1名维保技术人员),开展高层建筑性能和联动测试20余次。以“最高、最复杂、最危险”典型建筑为对象,开展高层建筑消防车通行停放和举升定位能力测试20余次,利用水泵接合器供水测试30余次,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测试20余次。修订灭火应急预案30余份,进一步提高实战打赢能力。
强力推进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落地落实。大队采取清单式、挂图式推进《规定》落实,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专班,重点对建筑高度超过100米、设有大型商业综合体、一定规模和地标性以及党政机关所在的高层建筑开展巡回会诊,联合住建、公安、供电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开展联合整治,严厉查处12类消防违法行为。指导全区高层住宅明确相关管理人。线上通过微信群、双微平台、抖音等官方自媒体平台将《规定》内容实施宣贯,构筑社会化立体宣传网络。坚持数字化运行提质增效效。大队结合排查评估结论建立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数据库,按照极高火灾风险、高火灾风险、较高火灾风险、一般火灾风险4个档次进行分类分级4色监管,制定统一的“一楼一档”模板,规范基础数据档案、灭火救援预案、熟悉演练记录、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规范建档。截止目前,已完成117家高层建筑管理使用单位,479幢高层建筑“一楼一档”综合档案制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单位自防能力。大队依托先天、流动、重大、挂账4类风险隐患清单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导20余次。同时推动社会单位1500名消防安保人员、80个社区、村志愿消防队组成冬季火灾防控巡查、处置的两支队伍,全力筑牢基层末梢安全防线。通过全区400余个户外显示屏、楼宇电视以及农村地区“大喇叭”等载体,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共计播放公益广告200余次,张贴宣传海报2000张,横幅50余条,通过多元化宣传培训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单位自防自救能力。
云南省消防设施操作员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2份,身份证必须在有效期内,过期无效,将身份证正面和反面复印在同一页A4纸上,要求复印件上的照片清楚字迹清晰,学员需在身份证复印件上标注联系电话、单位名称、单位所属区域。
2、毕业证复印件:2份,高中及以上学历,毕业时间6年以上,要求复印件上的照片清楚、字迹清晰,如毕业证丢失,不能提供毕业证复印件的学员,可到毕业学校开具学历证明(加盖红章)。
3、工作证明原件:1份,证明本人从事消防相关工作6年以上,加盖单位公章。
4、本人照片:电子照片和纸质版照片(电子版和3张纸质版)。
报考咨询:18206863120(手机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