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88489748
13888147524

2022年蒙自县电工操作证怎么报名?多久可以拿证?

[日期:2022-04-14]   来源:云南技能培训网  作者:云南技能培训网   阅读:938次

特种作业中的电工作业

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

报考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1、高压电工作业:
指对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试验及绝缘工、器具进行试验的作业。

2、低压电工作业:

指对1千伏(kV)以下的低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检修、改造施工和试验的作业。

3、电力电缆作业:

指对电力电缆进行安装、检修、试验、运行、维护等作业。

4、继电保护作业:

指对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进行运行、维护、调试及检验的作业

5、电气试验作业:

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专门进行交接试验及预防性试验等的作业。

6、防爆电气作业:

指对各种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安装、检修、维护的作业。适用于除煤矿井下以外的防爆电气作业。



电工操作证报名条件:

1、 年满18周岁且符合相关工种规定的年龄要求;

2、 经医院体检合格且无妨碍从事相应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初中及以上学历;

 

报考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电工证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本人白底证件照(电子版)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学历证明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

5、电工制证申请表1份


电工学技术培训内容

第一周:电工基础(安全用电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仪器仪表使用。
第二周:家庭电路布线(比如:一控、两控,多控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等。
第三周:典礼拖动(机电及其各种控制电路,比如:电机直接启动,电机星-三角起动,自耦变压起动,异地控制,顺序控制等)。
第四周:变电,配电,输电以及二次回路的控制,运行,维护,检修等。


电工安全技能培训:心肺复苏法


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1.通畅气道

(1)触电伤员呼吸停止,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用两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2)通畅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法。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即可通畅。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更加重气道阻塞,且使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1))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吸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2)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3)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唇紧闭,防止漏气。

3.胸外按压

(1)正确的按压位置是保证胸外按压效果的重要前提。确定正确按压位置的步骤∶

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伤员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

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

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即为正确按压位置。


(2)正确的按压姿势是达到胸外按压效果的基本保证。

正确的按压姿势∶

使触电伤员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伤员一侧肩旁,救护人员的两肩位于伤员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根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伤员胸壁;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放松时救护人员的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按压必须有效,有效的标志是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及颈动脉搏动

(3)操作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

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 ∶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一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