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是指将产品保持在或恢复到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的状态,并实现其要求功能的综合性活动。
防爆电气设备维护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设备维护后的防爆结构检查,至少应按以下要求确认防爆性能是否复原。 1.隔爆型电气设备 外壳的接合面无损伤; 隔爆接合面的长度、间隙符合防爆结构的规定值; 外壳表面及透明件等无损伤或裂纹; 紧固螺栓的紧固力均衡、紧固螺栓可靠; 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能防止生锈。 2.增安型电气设备 各部件的最高表面温度均应不超过规定的温度组别; 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符合使用电压的规定值; 紧固螺栓的紧固力均衡、紧固螺栓可靠; 保护装置在设定值内正常动作; 电气连接件应有可靠防松措施,并有有效的防腐措施能防止生锈; 密封部件均安装在指定的部位,且无裂纹、变形、老化。 二、软电缆的维护 三、拆除 如果电气设备被永久地拆除,与之相关的所有供电电源的导线均应被断开,并且要: a)拆除; b)正确端接到适当外壳内的端子上; 四、紧固和工具 五、环境条件 六、设备的隔离 (1)除本安电路之外的装置 内部有带电部件并且安装在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除a)、b)或c)规定除外,不应开盖。 a)对需要暴露内部带电部件的工作,可在安全操作程序指导下,采取适用于非危险场所的安全措施进行操作。 这可能需要隔离所有输入和输出连接,包括中性导线。这里“隔离”的意思是指拔掉熔断器和熔丝或断开隔离器、开关。 可能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以允许任何表面温度或储存的电能衰减到其无法引起点燃的条件以下。 c)在要求 EPL Gc或 Dc的场所。如果经安全评定证明满足下列条件,在采取非危险场所安全措施后,可以进行操作: 1)在带电设备上进行计划的操作不会产生点燃火花; 2)电路具有防止产生火花的结构; 3)危险场所内的电气设备和关联电路不含有可能引起点燃的热表面。 安全评定的结果应记录在文件中,其中含有以下信息: —在带电设备上计划操作的形式; —评定结果,包括评定时所做的试验结果; —评定中要求与带电设备维护有关的任何条件。 设备的评定人员应: —熟悉所有有关标准、实施法规的要求和现行的说明材料; —获取进行评定时所需的各种材料。 (2)本质安全型装置带电维护 a)危险场所中的维护工作 5)使用有关文件中规定的检测仪器。在有关文件中没有规定检测仪器时,仅应使用检测时不会影响电路本安性能的仪器。 b)非危险场所中本质安全电路和设备的维护工作 非危险场所中的关联电气设备和部分本安电路的维护,当这类电气设备或电路部分仍然是与危险场所中安装的本安系统部分保持连接时,应仅限于项a)中规定的内容。 在断开危险场所的电路之前,不应拆卸安全栅的接地连接,为便于检测接地电阻,设有双重接地装置可以拆卸单个接地时除外。 七、接地和等电位连接 应该注意保证在危险场所接地和等电位连接处于良好状态。 八、使用条件 九、移动式电气设备及其连线 应注意确保移动式(便携式、移动式和手提式)电气设备仅使用于与其防爆型式、设备类别和表面温度相适应的场所。 普通工业用移动式电气设备、焊接设备等不适用于危险场所,除非它们是在安全操作的控制下使用,并对其具体位置进行评定,以保证没有危险环境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