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员工作内容:
负责定期对矿山企业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参与制定矿山作业场所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检查职工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危及工人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有权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领导;
了解作业场所劳动安全条件变化,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在危及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参加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提出防范措施,负责事故和违章违纪的统计上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3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安全管理资格证书。如建筑施工安全员要参加住建系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取证;道路运输单位安全员要参加交通运输系统安监部门组织的培训取证;危险品、矿山及其他单位安全员取证由政府安监局负责。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员管理人员报考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矿山)安全员管理人员报名资料:
1、本人复印件(正反两面)1份;
2、本人近期一寸白底照片1张;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学历证书复印件1份;
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非煤矿山作为传统的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始终是其生命线。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的相关规定,非煤矿山的安全风险等级被划分为A、B、C、D四个级别,分别代表低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和重大风险。
在风险分级管控中,企业根据自身安全风险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监控。对于A、B级矿山,以企业自我管理为主,随机抽查为辅;而对于C、D级矿山,则实施重点安全监管,以更加有效地实现监管执法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隐患排查治理与案例分析
隐患排查治理是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制定标准和检查表,对非煤矿山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和治理。例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和整改要求,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事故案例分析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以一起典型的非煤矿山事故为例,2010年2月5日,一名工人在梅江区城北岭上又兴石场放炮后未清理松石就进入作业区,被掉落的石块砸中腿部,不幸身亡。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条件不完善、隐患排查不及时、现场管理不严、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是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建立和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安全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矿山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了矿井必须有完整合理的通风系统,以及如何进行通风安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这些制度为矿山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减少因管理漏洞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安全教育培训同样是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非煤矿山企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如何正确执行安全操作。《煤矿作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明确了培训对象、目的、要求和内容,为煤矿从业人员提供了全面的安全教育。
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
在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体系中,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是关键环节。有效的应急预案能够在事故发生时提供清晰的应对流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事故响应、应急指挥、资源调配、人员疏散等方面的内容。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能够验证预案的可行性,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增强企业整体的应急救援能力。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提升安全管控的实践探索
朔州市应急管理局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风险分级监管实施案例。该局制定的《朔州市非煤矿山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分类分级监管实施细则》将企业风险等级分为A(红色)、B(橙色)、C(黄色)、D(蓝色)四类,通过综合考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灾害程度、生产布局等因素,实现了安全监管的精细化和差异化。
此种分级监管机制,使得监管部门能够集中资源对风险较高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对风险较低的企业则以企业自我管理为主,从而提升了监管效率和效果。同时,这也鼓励了企业加强自我安全管理,主动识别和控制风险,最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安全风险管控的未来展望
非煤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安全风险;通过隐患排查治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未来,非煤矿山安全管理应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提升矿山的安全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此外,应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救援,最大程度地保障矿山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