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证由应急管理局(原安监局)发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是焊工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必备证书,证书必须在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信息查询平台能查询到,才算是真实有效的。
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一寸白底照片2张
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毕业证复印件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学校提供,本人签字)
考试形式:本人参考、单人单桌、分为理论科目和实操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均为80分。
焊工操作证的考试难度并不大,只要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且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和练题,都是可以轻松取得证书的。
焊工学技术课程内容:
第一周:焊工基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范及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培训(例如:手工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具。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技能,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的操作技巧)。
第二周:氧、乙炔焊接与切割,等离子弧切割(气焊与切割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厚板、薄板气焊与切割操作技巧。
第三周: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例如:氩弧焊设备及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氩弧焊焊接厚、薄板各种焊接位置的安全操作技巧;常用有色技术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技巧。
第四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例如:二氧化碳焊接设备、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位置的操作技巧。
非金属管道焊接质量控制——非金属管道焊接的基本要求
一、焊接环境
焊接周围的环境包括天气和工作环境。周围的气温对聚乙烯管道的焊接质量影响巨大,在寒冷天气(-5℃)或大风天气环境下工作时,焊接作业过程中的热量会快速向周围环境流失,使焊接熔合区域的热量不足,从而导致焊接缺陷的产生,焊接质量不合格。因此,在寒冷天气或大风天气下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采取防护措施,保障焊接区域有足够的热量。焊机的工作温度为-10~50℃,超出此范围焊机将无法工作。大部分焊机不防水,焊接作业面不能进水,否则会导致焊接失败,因此雷雨天气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要注意用电安全。强烈阳光直射则可能使待连接部件的温度远远超过环境温度,使焊接工艺和焊接设备的环境补偿功能丧失补偿依据,并且可能因暴晒一侧温度高、另一侧温度低而影响焊接质量,因此,要采取遮挡措施。
在粉尘严重的区域工作时,需要注意焊接面及加热板的清洁,热熔对接切换过程需要严加防护,防止污染物进入焊接面导致焊接失败。在潮湿的工作环境中要注意用电安全。在抢修工作坑中作业时应注意排气,保障作业安全。
二、设备
施工单位应确保其使用的设备满足开展作业活动的需求,设备应满足GB/T20674.1~4—2020系列标准的要求。应用于燃气输送的聚乙烯管道熔接设备必须进行定期检测,检测周期通常为一年,特殊情况下建议半年检测一次(焊机使用超过6年的,建议改为半年一检)。设备上应有校准/检定标志,注明有效期限,图8-1所示为设备校准铭牌。
电熔焊机的检测内容包括:①外观检查;②功能特性检查,包含数据输人功能检查(扫描枪功能检查)、输出特性检查(输出电压、电流值的监测、检查)、测电阻功能检查、环境温度测量功能检查、计时准确性检查;③焊接流程检查,要求焊机能完成一个完整焊接流程,并在焊接过程中遇到开路、短路、断路、输入电压异常、外电路阻值异常等意外情况时能及时中断焊接并报警;④焊接信息记录保存功能检查,要求焊机能按照使用说明书中介绍的功能来保存、导出焊接数据,焊接数据中包含焊机标准中所要求的必要信息。
热熔对接焊机的检测内容包括:①外观检查;②液压系统检测,包含焊机拖动压力的检测、焊接压力的检测、保压能力的检测、液压系统有无漏油现象等功能性检测;③加热系统检查,包含加热板涂层的检查、加热板尺寸的检查、加热板热均匀性和准确性检查;④焊接流程的检查,要求焊机能够顺利完成一个完整的焊接流程,计时器计时准确,在焊接流程中,热板温度、焊接压力以及时间等要素出现异常时,焊机能及时中断异常的焊接进程并报警;⑤焊接信息记录保存功能检查,要求焊机能够达到焊机标准中对焊机信息记录功能的规定,具备必要的焊接信息存储与导出功能。热风焊枪的选择应根据所焊材料和工作场所的具体条件而定,对于加热温度准确性有严格要求的塑料,必须选择带有温度数字显示功能的焊枪;对于要经常移动位置进行焊接的制件,必须选用体积轻巧携带方便的焊枪。风嘴的形状应符合焊缝形状的要求。
设备使用期间应对设备功能进行核查,在转运、借出后返还或租赁外部设备时,应对设备功能进行确认后再开展作业。设备的储存应选择适宜的库房,防止暴晒雨淋,不要长期存放在潮湿环境,设备入库前应进行清洁保养。长期存放后的设备投入使用前应对其功能进行确认。
三、人员要求
根据TSG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聚乙烯管道焊接作业人员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特种设备的分类、特点,焊接设备、工具和测量仪表的种类、名称、使用和维护;焊接工艺和参数、焊接顺序、操作方法与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焊缝外观检查方法和要求;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规章制度、工艺纪律基本要求;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安全和规定;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等。
用人单位应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焊接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每年应制订培训计划。施工单位应对作业人员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工作要及时纠正、整改、跟踪、验证。用人单位应对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进行评价并予以相应的授权,并对作业人员能力进行监控,作业人员能力发生变化后应重新进行评价以使其满足作业要求。
四、工艺方法要求
施工单位应将焊接作业的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和参数形成技术文件,方便作业人员获得和参阅。焊接过程应严格按照焊接规程、相关工艺和参数执行,同时要考虑实际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情况,如工作环境的气候条件、电源电压的稳定性等。焊接工艺规程制定时,应按规定进行工艺评定,评定合格后方可执行。工艺规程应包括焊接方法、焊前准备、加工、装配、焊接材料、焊接设备、焊接工序、焊接操作、焊接工艺和参数、焊接检验和试验等内容,还应包括对焊接质量施加影响的相关因素的识别和控制。焊接工艺规程在技术方面应满足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要求和工艺性能要求,经济性方面应考虑成本和生产条件的要求,同时还应保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要求。施工单位在采用TSGD2002—2006《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时,应根据要求对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验证,即焊接工艺评定。大多数规范或标准为制造商或承包商规定了评定的职责,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通过焊接评定以证明其焊接工艺已经按照适宜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试验,并已经合格。焊接工艺评定是投产前的一种指导性和验证性试验,在投产前,用拟定的焊接工艺按有关标准对所焊试件进行试验,测定焊接接头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且满足使用要求。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在于评定及验证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正确性,并评定施焊单位的能力,焊接工艺正确与否的标志在于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焊接工艺规范,用于聚乙烯管道的焊接施工。施工单位在开发新方法时也需要对工艺方法和参数进行确认评定。
五、材料要求
焊接所使用的板材、焊条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生产规范的要求。管件的制造和焊接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现行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应取得国家颁发的许可证。焊接前应检查管材、管件,以确保其直径、SDR和MRS及公差均符合要求。对于有明显缺陷或过度划伤的管材、管件,应做出标记,不能使用。热风焊接用母材和焊条的材质应当为相同的材料,至少要为同一类材料。
焊接用聚乙烯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558.1~3系列标准对产品的要求。管材、管件和阀门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滚、拖。当采用机械设备吊装管材时,应采用非金属绳(带)绑扎管材两端后吊装。管材运输时,应水平放置在带挡板的平底车上或平坦的船舱内,堆放处不得有损伤管材的尖凸物,应采用非金属绳(带)捆扎、固定,管口应采取封堵保护措施。管件、阀门运输时,应按箱逐层码放整齐、固定牢靠。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到暴晒、雨淋、油污及化学品污染。
管材、管件和阀门的使用应按不同类型、规格和尺寸分别存放,并遵照“先进先出”原则。管材、管件和阀门应存放在仓库(存储型物流建筑)或半露天堆场(货棚)内。仓库(存储型物流建筑)或半露天堆场(货棚)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存放在半露天堆场(货棚)内的管材、管件和阀门不应受到暴晒、雨淋,应有防紫外线照射措施,仓库的门窗洞口也应有防紫外线照射措施。管材、管件和阀门应远离热源,严禁与油类或化学品混合存放。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支撑物或地面上,管口应采取封堵保护措施。当直管采用梯形堆放或两侧加支撑保护的矩形堆放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当直管采用分层货架存放时,每层货架高度不宜超过1m,图8-3所示为管子的堆放。管件和阀门应成箱存放在货架上或叠放在平整地面上,当成箱叠放时,高度不宜超过1.5m,使用前不得拆除密封包装。管材、管件和阀门在室外临时存放时,管材管口应采用保护端盖封堵,管件和阀门应存放在包装箱或储物箱内,并应采用遮盖物遮盖,防止日晒、雨淋。依据CJJ63—201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要求,聚乙烯管材、管件和阀门不应长期在户外存放。从生产到使用期间,累计受到太阳能辐射量超过3.5GJ/m²的,或管材存放期超过4年的,或密封包装的管件存放期超过6年的,应对其抽样检验,性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管材抽检项目包括:静液压强度(165h/80℃)、电熔接头的剥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管件抽检项目包括:静液压强度(165h/80℃)、热熔对接连接的拉伸强度或电熔管件的熔接强度。阀门抽检项目包括:静液压强度(165h/80℃)、电熔接头的剥离强度、操作力矩和密封性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