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证由应急管理局(原安监局)发证,证书有效期为三年,是焊工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必备证书,证书必须在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信息查询平台能查询到,才算是真实有效的。
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一寸白底照片2张
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毕业证复印件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学校提供,本人签字)
考试形式:本人参考、单人单桌、分为理论科目和实操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均为80分。
焊工操作证的考试难度并不大,只要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且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和练题,都是可以轻松取得证书的。
焊工学技术课程内容:
第一周:焊工基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范及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培训(例如:手工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具。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技能,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的操作技巧)。
第二周:氧、乙炔焊接与切割,等离子弧切割(气焊与切割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厚板、薄板气焊与切割操作技巧。
第三周: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例如:氩弧焊设备及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氩弧焊焊接厚、薄板各种焊接位置的安全操作技巧;常用有色技术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技巧。
第四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例如:二氧化碳焊接设备、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位置的操作技巧。
非金属管道施工与抢修
非金属管道抢修
在铺设完成后,管道的抢修逐渐成为日常管道维护工作的重点。运行中的管道发生损坏时,管道内的燃气或者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液体发生泄漏,必须采取正确的抢修措施,否
则一旦处置不当,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甚至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一、常见非金属管道事故成因
由于一些施工单位的疏忽,在进行地下作业的过程中,没有提前了解地下管网的分布情况,直接进行违章施工,导致地下管道遭受破坏。常见的破坏包括挖掘机、钻孔机凿穿、划伤管道等。
其他导致事故的原因还有:
(1)管道元件质量问题在管道建设时期,选用的管材、管件或者其他配件质量存在缺陷,比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砂眼、杂质,甚至使用劣质的原材料、污染的回收料、再生料生产管道或者管件。这些产品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强度或者寿命,使得管道在发生压力波动、环境条件变坏或者达到一定使用年限后出现损坏。
(2)施工质量问题部分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管沟开挖过程中,出现深度不够或者回填砾石的情况。还有操作人员缺乏责任心,操作不规范,遗漏操作步骤,或者未按焊接工艺施工,焊接吸热时间、冷却时间未达到工艺要求的时长的情况。有的使用未经评定的焊接设备和未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的焊接参数,焊接设备未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使焊口出现错边、虚焊等情况,导致焊口强度降低,成为管道的薄弱环节。
(3)环境影响管道焊接通常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焊接质量受气候影响较大,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各项焊接参数无法保证,如大风、降雨、低温天气时若未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会引起管道焊接面污染,使实际焊接温度、压力达不到要求,导致焊接质量下降。
(4)管道堵塞在使用人工煤气的城市,由于煤气中具有一定杂质,这些杂质在管道中遇到低温时,会发生冷凝现象,最终堆积在管道最低点,引起水堵。人工煤气一般都经过冷却、脱硫、脱氨、脱萘等处理,但其中仍然残存一定浓度的萘,当季节、环境变化使温度达到露点时,萘从不饱和状态达到饱和状态,然后有萘结晶析出,出现在管壁上,甚至形成堵塞的状况。
二、抢修的一般要求
非金属管道抢修应以安全、有序、快速为原则,并且做到各部门统一指挥、共同协作、严明纪律、服从命令。CIJ51—2016等相关技术标准对抢修作业做出了技术性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
1.作业条件
抢修作业是一项特殊作业项目,负责抢修的单位和人员应掌握管网相关信息,并根据管网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分类,制定抢修预案。对于不明确的管道,不可盲目作业。在我国燃气管道发展过程中,曾有部分企业使用金属复合管道,这部分管道在抢修作业时,必须停气置换,在燃气密度快达到爆炸极限时,才可以进行抢修作业。在以往的抢修作业中,曾出现操作人员对聚乙烯复合管道在未进行空气置换的情况下,就采用切割作业这种错误的方式,以致引起火灾,造成人员受伤的事故。
抢修作业人员必须具有抢修资质,并要对抢修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演练,使其熟悉作业流程、设备和相关各个管道部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燃气企业应配备专用的抢修设备。对于需要在带气环境进行作业的设备,应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和工具。抢修设备必须指定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可靠。根据管网情况,抢修单位还应储备一定量的抢修专用备件,并定期进行检查,使备件正常可用,对于超出保质期和发生损伤的备件必须及时进行更新。
2.现场管理
抢修作业时,现场必须严格管理,避免作业受到干扰,同时防止未采取保护措施的人员进入现场,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抢修作业现场必须划定警戒区,设立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进行监管。根据抢修现场情况,必要时应与警察、消防、急救进行联动,协同配合,施行交通管制、医疗监护等。
抢修作业人员在进行抢修时,必须佩戴职责标志,并按照规定穿戴防静电、毒气等防护服。作业时需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
为避免影响道路交通,燃气企业往往在夜间进行道路开挖作业。在使用照明设备时,要采用防爆的照明设备,不得使用碘钨灯。带气作业时,现场必须配置通风设备、消防器材和其他安全设备。
3.非金属燃气管道抢修技术要求
在进行管道抢修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气源,消灭火种,驱散聚积燃气、监测燃气浓度,必要时强制通风。抢修前应当将燃气浓度降至爆炸下限的20%以下,否则不得作业。对于多余燃气需要进行燃烧时,燃烧完成后要先灭火,再降压或切断气源。
当燃气设施发生火灾时,应切断气源或降压,控制火势,防止出现负压。
管道内介质不同,选择的抢修方案也不同,对于密度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聚积在低洼处或其他地下设施内,并且在修复作业完成后,要进行全面检查,防止燃气窜人其他夹层造成隐患。未进行隐患清查或未排除隐患不得撤离现场。
3、起重机械司机证和起重机械指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