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是三年,是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必备证书,证书必须在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信息查询平台能查询到,才算是真实有效的。
高处作业: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以下作业。
登高架设作业:指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
主要考虑到“悬空作业”、“攀登作业”属于两类不同的作业,一般由不同人员操作,实际工作中很少重复,拆开后能更加准确界定工作岗位。将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拆分为“悬空作业”、“攀登作业”,覆盖原作业范围。
高处作业证-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本人白底电子照片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学历证明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
高处作业证的考试难度:
高处作业证书旨在为考核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从事高处作业的安全生产知识、责任意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常识。因此考试难度其实是不高的,只要通过练习理论题目和认真参加培训都是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证书的。
高处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之一,因此从业人员需要持有应急管理部(原安监局)颁发的高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高处作业证初次取证需要参加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80分为及格线。高处作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到期前30天左右需要进行证书复审,复审需要本人重新参加理论考试且成绩合格。
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分为移动式操作平台和固定式钢平台。在施工现场,常搭设各种临时性的操作台或操作架,进行各种砌筑、装修和粉刷等作业。操作平台是在一定工期内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操作的构架式平台。操作平台制作前由专业技术人员按所使用的材料,依照现行的相应规范进行设计,计算书及图纸要编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在操作平台显著地位标明它所允许的荷载值。使用时,操作人员和物料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设计的允许荷载,且配备专人监护。操作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得晃动。
1.移动式操作平台
移动式操作平台具有独立的构架,可以搬移,常用于结构施工、装修工程和水电安装等作业场合。
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构造一般采用梁板结构的型式,以直径48.3mm、壁厚3.6mm的脚手架钢管用扣件相扣接进行制作,也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或承插式钢管脚手架的部件,按其使用要求进行组装。平台的次梁间距应不大于4m。台面应满铺,铺板如用木板,要逐一加以固定,使其不松动,厚度应不小于30mm;亦可取用竹笆,以镀锌铁丝绑扎,扎结点位于板下。操作平面的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0m2以内。为了避免平台的摇动和倾覆,平台高度应在5m以下。
对于支承用的立柱,要采取措施减少其长细比,并进行稳定验算。操作平台的周边,均要按照临边作业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配置登高扶梯,不允许攀登杆件上下。
当移动式操作平台装设轮子时,轮子与平台的结合部分要牢固固定。它的优点是平台推移方便。
2.固定式平台
固定式平台又称里脚手架。目前常使用的里脚手架有多种,主要有组合式平台架、支柱式里脚手架、门架式里脚手架和折叠式里脚手架。
(1)组合式平台架。平台架作为民用建筑的砌墙、装修里脚手架和存放材料的卸料平台。使用时可预先将平台架拼装好,铺上脚手板,用塔吊整体吊到使用部位,这种脚手架承载量较大。
(2)支柱式里脚手架有套管式、承插式、梯柱式等几种形式,其中套管式支柱里脚手架最常用。
(3)门架式里脚手架。门架式里脚手架由A型支架和门架两种构件组成。
①A型支架有立管和支脚两部分,立管需用φ45×3钢管门架,用钢管或角钢焊成。
②门架式里脚手架主要用于砌墙和抹灰,架设高度为1.34~2.43m。砌筑时支架间距不大于2.5m。
(4)折叠式里脚手架。折叠式里脚手架适用于民用建筑层间隔墙、围墙的砌筑和抹灰,分为人字形折叠里脚手架和伞脚折叠式脚手架。
人字形折叠里脚手架按制造材料分为角钢、钢管和钢筋三种。
伞脚折叠式里脚手架由立管、套管、横梁或桁架组成。立管的下端有伞骨状支脚,可以撑开或收拢,立管上有销孔,套管可在立管上升降,以调节架设高度。伞形支柱的架设间距:用于砌墙时为2m;用于抹灰、装饰时为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