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有效期是三年,是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的必备证书,证书必须在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信息查询平台能查询到,才算是真实有效的。
高处作业:指专门或经常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以下作业。
登高架设作业:指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
主要考虑到“悬空作业”、“攀登作业”属于两类不同的作业,一般由不同人员操作,实际工作中很少重复,拆开后能更加准确界定工作岗位。将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拆分为“悬空作业”、“攀登作业”,覆盖原作业范围。
高处作业证-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本人白底电子照片
3、初中或初中以上学历证明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
高处作业证的考试难度:
高处作业证书旨在为考核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从事高处作业的安全生产知识、责任意识和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常识。因此考试难度其实是不高的,只要通过练习理论题目和认真参加培训都是可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证书的。
高处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之一,因此从业人员需要持有应急管理部(原安监局)颁发的高处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高处作业证初次取证需要参加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个科目,满分均为100分,80分为及格线。高处作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到期前30天左右需要进行证书复审,复审需要本人重新参加理论考试且成绩合格。
管道安装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管道安装工程包括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室内采暖卫生管道、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连接管道、制冷及空调工程室内消防管道、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室外供热管道、通风空调管道等。
(一)施工现场管道的标识
(1)根据《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规定了8种基本识别色。
(2)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基本识别色的使用应由使用单位从以下五种方法中选择:
①管道全长上标识。
②在管道上以宽为150mm的色环标识。
③在管道上的长方形的识别色标牌标识。
④在管道上以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
⑤在管道上的系挂的识别色标牌标识。
(二)管道安装的技术措施
1.水平管道安装的技术措施
(1)明装水平干管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安装场地无障碍物。室内模板或杂物清除后,室内弹出房间尺寸线及准确的水平线。
(2)安装在管道设备层内的给水干管应根据设计要求做托、吊支架或砌砖墩架设。沟槽式连接(卡套式连接)的管道应每段均设置管道支架。
(3)从进水口开始,按水流方向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照编号运放至相应的位置上,排列整齐。按照排列顺序依次、逐段吊至规定的标高、位置上,用铅丝等临时支撑各管段。
(4)将吊装到位的管段按顺序依次连接牢固,各种管材的连接应符合相应的管材连接的要求。连接牢固,甩口准确、到位,朝向正确,角度合适。
(5)管道水平安装时,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处,且管道坡度均匀。管道翻身处低点应设置泄水装置,对于热水系统最高点还应设有自动放风装置。
(6)当给水干管采用铜管、塑料管以及热水系统干管应按设计要求采取热补偿措施。安装补偿器必须按规定做好预拉伸。待管道固定卡件安装完毕后,除去预拉伸的支撑物,调整好坡度。
(7)安装完后找正找平。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清除多余辅料,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封堵。
2.竖向管道安装的技术措施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重新布置、合理安排管井内各种管道的排列,按图纸要求检查确认各层预留孔洞、预埋套管的坐标、标高。确定管井内各类管道的安装顺序。
(2)立管安装时应按预留位置核对图纸坐标,确定管道中心线后,依次安装管道和伸缩节,并连接各管口。
(3)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也必须设置。
(4)按照确定的顺序,从干管甩口处开始向立管末端顺序安装。各种管材的连接应符合相应的管道连接要求,连接牢固,甩口准确、到位,朝向正确,角度合适。
(5)安装立管应二人上下配合,一人在上一层楼板上,由管洞内投下一个绳头,下面一人将预制好的立管上半部拴牢,上拉下托将立管下部承插口插入下层管承口内。
(6)立管插入承口后,下层的人把甩口及立管检查口方向找正,上层的人用木楔将管在楼板洞口处临时卡牢、吊直,按不同管材的连接方式连接管道。复查立管垂直度,将立管临时固定牢固。
(7)立管明装:每层每趟立管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高度一致;竖井内立管安装时其卡件宜设置型钢卡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号调直时的印记。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立管阀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安装完毕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8)立管暗装: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预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校核预留甩口高度、方向是否正确。准确无误后进行防腐处理并用卡件固定牢固。支管的甩口应明露并加好临时丝堵。管道安装完毕应及时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合格后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通过隐蔽工程验收应配合土建填堵管槽。
(9)热水立管除应满足上述需要外,一般情况下立管与干管连接采用2个弯头。
(10)给水立管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
(11)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12)管道安装完成后,按照施工图对安装好的管道坐标、标高、坡度及预留管口尺寸进行自检。确认准确无误后调整所有支吊架固定管道,并进行水压试验。
(三)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要求
(1)施工单位应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
(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3)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4)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5)高处作业前,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火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以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或红)色标示。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
(6)物料提升机应按有关规定,由产权单位编制安装拆卸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负责安装和拆卸。使用前与施工单位共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物料提升机应有完好的停层装置,各层联络要有明确信号和楼层标记。物料提升机上料口应装设有联锁装置的安全门,同时采用断绳保护装置或安全停靠装置。通道口走道板应满铺并固定牢靠,两侧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物料提升机严禁乘人。
(7)施工外用电梯应按有关规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安装、拆卸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负责安装和拆卸;使用前与施工单位共同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施工外用电梯各种限位应灵敏可靠,楼层门应采取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措施,电梯上下运行行程内应保证无障碍物。电梯轿厢内乘人、载物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
(8)移动式操作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移动式操作平台立杆应保持垂直,上部适当向内收紧,平台作业面不得超出底脚。立杆底部和平台立面应分别设置扫地杆、剪刀撑或斜撑,平台应用坚实木板满铺,并设置防护栏和登高扶梯。
(9)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项目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架体应保持稳固,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10)脚手架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
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时应做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作业人员上下应设有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应按相关规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与施工单位在使用前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每提升一次,都应由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倾覆、防坠落装置,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升降时,应设专人对脚手架作业区域进行监护。
(12)模板工程应按相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撑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立足点,作业面应固定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载荷应均匀设置,并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13)吊篮应按相关固定由其产权单位编制施工方案,产权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与施工单位在使用前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吊篮产权单位应做好日常保养和记录。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合适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安全带应挂设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
(14)施工单位对电梯井门应按定型化、工具化的要求设计制作,其高度应在15~18m范围内。电梯井内不超过10m应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
(15)进行屋面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屋面周围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屋面上的孔洞应加盖封严,短边尺寸大于1.5m时,孔洞周边也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作业时,应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