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防范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做好冬春季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近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防灾救灾减灾委员会印发《云南省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针对岁末年初企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设备带“病”运行、车辆船舶“多拉快跑”等突出问题和安全基础薄弱环节,以及今冬明春冷空气活动频繁、我省局地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大、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偏高等风险特点,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结合实际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方案》指出,安全生产领域聚焦交通运输、工程施工、消防、燃气、矿山、危化品和烟花爆竹、文化和旅游等行业领域,针对排查整治重点,重拳打击违法行为。对国务院2024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反馈问题隐患,要落实整改要求,举一反三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类漏洞、健全一套机制,切实做到隐患见底、风险清零、问题销号。防灾减灾救灾领域聚焦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防灭火、受灾困难群众帮扶救助等方面,突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加大灾害隐患风险排查力度,及时采取排危除险措施,加强新闻宣传和避险提示,精准有序做好冬春救助,及时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方案》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风险研判,及时化解苗头性风险;要坚持严的基调,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对重大事故灾害隐患逐级进行挂牌督办,严格规范精准执法,持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强化应急处置,认真落实信息报送要求,加强应急演练,在高风险区域和敏感时段推动指挥、力量和装备“三靠前”,时刻保持应急状态,科学开展灾害评估和事故调查,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坚决稳控全省安全形势。
文山州委、州政府对麻栗坡县进行安全生产约谈
近日,文山州委、州政府在麻栗坡县召开安全生产工作约谈会,针对麻栗坡县今年以来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上升”等突出问题,由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李永忠代表州委、州政府约谈麻栗坡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会议要求,一是要正视问题,找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在全州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实现“双下降”的情况下,麻栗坡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不降反升,形势不容乐观,充分暴露出麻栗坡县部分责任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等突出问题。二是要深刻警醒,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好,把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作为首要任务、长期任务,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三是要对症下药,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安全工作。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监管责任,充分发挥安委办综合协调作用,为安全生产整体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参谋助手和推动作用。麻栗坡县委、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深刻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将带头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下沉监管力量,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着力强化安全源头管控和现场管理,迅速遏制事故多发频发态势,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尽快平稳,坚决打赢安全生产攻坚战。
省交通运输厅推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典型经验
为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任务要求,深入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行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加快推进数智化建设和先进施工装备智能设备应用,实现生产方式向“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转变,省交通运输厅在行业领域推广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典型经验做法,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了“云交投一部手机管安全”平台系统。平台系统以手机作为工具和载体,利用“物联网设备+安全生产+互联网”理念,遵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围绕“设施、平台、数据、应用场景”四个发展能级,建设“安全生产一张图、数据统计分析、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信息化、劳务实名制管理、设备机械管理、安全信用评价体系”等业务功能模块,结合“智慧安全帽、安全管控无人机、AI事件检测、施工现场安全智能预警设备”等新兴智能感知技术和设备,面向各层级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了“公司—项目—劳务单位—施工班组—施工人员”全链路全流程闭环管理,构建了人、机、环、管的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安全监管系统。目前平台系统已应用于云南交投集团20余家公路建设和运营单位,全面覆盖建设、运营、经营、港航等业务领域,应用项目98个,安全管理人员7千余人,建档劳务单位8百余家,建档施工工人7万余人,累计进行教育培训50万余次,累计进行安全检查9千余次。
昆明市发布岁末年初和2025年一季度安全生产风险提示
近日,昆明市安委办发布《关于岁末年初和2025年一季度安全生产风险的提示》,对11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提出建议,并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进一步分析研判风险,针对性制定并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交通运输:加强沟通协调,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关注天气变化对交通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做好临水临崖路段、隧道桥梁、危桥险段、河流湖泊等重点部位、水域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督促客货运输、地铁、公交、旅游客运、水上运输等企业持续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加强驾乘人员安全教育,落实好车辆、船舶检维修、保养和防滑防冻措施。要提前谋划部署“春运”安全,强化路面执法管控,严格检查“两客一危一货一网”、微型车、接送学生车辆、接送务工务农人员车辆、“营转非”等重点车辆,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客货混装、车辆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文化和旅游:要在重要节日前对A级旅游景区景点和西非A级、“网红”景点和其他小众景点开展安全排查,持续排查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的各类高风险旅游项目和大型游乐设施、消防安全隐患。坚决清理私设“景点”,严厉打击未经审批开展的游乐项目经营活动,整治无证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和存在旅游安全隐患的景点。要提前研判,严格落实旅游景区景点流量管控措施,精准核定最大游客载量,科学制定客流疏导方案,落实限流管控措施,防止游客瞬时聚集。严格落实车辆安全例检和旅游客运驾驶员“五不两确保”安全承诺等制度,严禁包车挂靠经营、“以包代管”,规范旅游客运安全带使用管理,保障旅游客运安全。要联合气象部门强化预警提示,遇有大雾团雾、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情况,广泛发布旅游出行安全提示提醒,充分做好各项防范和应急准备工作。
烟花爆竹:要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巡查,持续保持烟花爆竹“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合力打击“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和“漫摊”经营等烟花爆竹领域非法违法行为。要聚焦城乡接合部、出租房、废旧厂房、集贸市场、商业街区等地,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运输、储存、燃放等行为,重拳打击“黑窝点”,从严查处通过互联网、微信、直播带货、小广告等手段非法销售、代销烟花爆竹行为。
普洱市建立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预警机制
近日,普洱市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预警机制的通知》,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建立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预警机制,有效掌握生产企业用电情况,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通知指出,要依托普洱供电局的“电能量数据平台”,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行业企业进行监测,通过定期监测分析企业用电情况、比对用电规律,精准打击“假停产”“明停暗开”行为,有序推动电力大数据在应急管理方面发挥作用,打造“应急管理+电力大数据”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优化完善预警处理机制和流程,推动电力大数据为应急管理赋能。
通知要求,各县(区)、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要加强行业监管,督促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企业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效发挥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预警机制作用,促进高危企业本质安全。各县(区)发改和应急部门可以把高危企业安全生产电力监测预警机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及时向供电部门提供危险化学品、矿山等高危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分析企业的用电数据。供电部门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企业用电量数据,支撑分析判断,由行业监管部门对企业开展实地检查执法,切实发挥监测预警的最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