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灾害类型复杂、隐蔽性强、突发性高,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期我们梳理了非煤矿山灾害防控重点的核心内容,围绕顶板、采空区、岩爆、水害、火灾、露天边坡与排土场、尾矿库等七大重点灾害类型,并结合实际工作,为大家带来一期安全科普。
七大防控重点
顶板防控
(一)顶板防控
重点:定期检查、技术交底、撬毛作业、支护设计。
要求:控顶高度不超过4.5米(特殊情况下需论证),800米以上深井开采慎用空场法。
科普:顶板事故常见于冒顶、片帮,作业前务必“敲帮问顶”,严禁在顶板不稳固或者无防护措施情况下进行作业。
采空区防控
(二)采空区防控
重点:查明空区、稳定性评价、治理方式选择(充填/崩落/隔离)。
要求:建立采空区台账,每季度更新,严格论证选择治理方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制定采空区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保障措施。
科普:采空区隐蔽性强,易引发塌陷,必须“一区一策”科学治理。
岩爆防控
(三)岩爆防控
重点:动态风险评估、微震监测、卸压爆破、远程操作。
要求:开采深度超过800米或者有岩爆倾向的地下矿山须建立岩爆监测系统。
科普:岩爆是深部开采的“隐形杀手”,预警和撤离是关键。
水害防控
(四)水害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