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88489748
13888147524

金属矿山如何杜绝零打碎敲事故?

[日期:2025-09-09]   来源:云南技能培训网  作者:云南技能培训网   阅读:44次

一、 根源管理:压实责任,完善体系

强化安全主体责任

  • 领导带头: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管理层必须深入一线,带头查隐患、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细化责任清单: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从矿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到每一位员工,都有明确、具体、可考核的安全职责,避免责任虚化。

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 风险辨识前移:不仅关注大的系统风险,更要组织员工对每个岗位、每道工序、每个作业环境中的微小风险进行全员、全过程辨识(如工具滑落、地面湿滑、临边作业、小型设备操作等)。

  • 隐患排查常态化:建立“班组日查、车间周查、矿山月查”的制度,鼓励员工主动上报隐患,并建立隐患整改台账,实现“发现-评估-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对上报隐患的员工给予奖励。

二、 过程控制:规范行为,严格监管

标准化作业流程

  • 制定详尽的SOP:为所有操作,包括设备点检、维修、爆破后检查、顶板管理等,制定简单明了、图文并茂的标准化作业程序(SOP)。让员工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怎么做才安全”。

  • 推行作业前安全确认制:在开始任何作业前,必须由作业人员对人员状态、设备工具、环境条件、安全防护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签字后方可作业。

严厉打击“三违”行为

  • “三违”标准具体化:明确什么是“三违”,让员工一目了然(如未正确佩戴劳保用品、跨越运行设备、酒后上岗等)。

  • 铁腕治理:对“三违”行为零容忍,无论是否造成后果,都要进行严肃处理(如教育、罚款、停工学习、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分析“三违”背后的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培训不足还是员工意识淡薄。

加强现场监管与技术手段应用

  • 提升监管效能:安全员不能只在办公室,必须扎根现场,进行不间断的巡视检查,特别要关注偏远、零散作业地点。

  • 科技兴安:利用视频监控+AI识别技术,自动识别人员未戴安全帽、闯入危险区域等不安全行为;为人员和设备安装定位系统,实现动态安全监控和应急搜救。

三、 保障措施:提升素养,强化防护

实施精准有效的安全培训

  • 告别说教,注重实操:培训内容要贴近实际,多用事故案例、现场演示、VR体验等方式,让员工直观感受违规操作的后果。

  • 差异化培训:针对新员工、转岗员工、特种作业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班前会不仅是安排生产,更是进行安全交底和风险提示的重要场合。

确保劳动防护用品(PPE)的质量与正确使用

  • 优质配备:提供符合国标、舒适耐用的安全帽、防砸防刺穿劳保鞋、防护手套、自救器等。

  • 100%佩戴:通过教育、监督和考核,确保每一位进入作业区域的人员都正确、规范地佩戴好所有必需的劳保用品。这是防止很多零碎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

创造本质安全环境

  • 现场“6S”管理:彻底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保持作业场地整洁、通道畅通、工具物料定置摆放,从根本上减少滑倒、绊倒、物体打击等事故。

  • 完善安全设施:确保防护栏、防护罩、安全警示标识清晰、齐全、可靠。对溜井、临边、洞口等危险区域进行永久性可靠隔离。

四、 文化建设:营造氛围,凝聚共识

树立“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

  • 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打破“干矿山出点小事故难免”的错误思想。

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

  • 鼓励员工互相关心、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三互”活动)。开展“安全标兵”、“优秀安全班组”评选活动,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 建立匿名报告系统,鼓励员工无顾虑地报告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

注重人文关怀

  • 关注员工的身体状态和心理情绪,避免安排疲劳作业。实施“家庭联保”等措施,让家属参与到安全督促中来,构筑“企业-员工-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防线。

总结而言,杜绝零打碎敲事故,关键在于:

将“安全第一”从口号变为融入血液的自觉行动,将精细化管理覆盖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每一位员工,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

  • 波浪
  • 波浪
  • 波浪
  • 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