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初次取证培训考核通知和要求
各相关单位、安全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及报考人员:
为规范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电气安全事故,根据应急管理部《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应急〔2025〕59 号附件 1)及云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要求,现将低压电工作业人员初次取证培训考核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要求
(一)培训原则
培训需坚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安全技术实际操作,同时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全面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素质。
(二)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及法律法规:涵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刑法》《消防法》《劳动法》等 14 部法律法规中与低压电工作业相关的核心条款,重点掌握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事故应急与法律责任等内容。
电工基础知识:包括电路、电磁感应、电子技术及触摸屏和 PLC 控制技术基础知识,为专业操作奠定理论基础。
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需掌握安全风险识别、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明确电气事故种类及防范措施。
电气安全工作管理:熟悉电气安全工作制度,掌握绝缘、屏护、保护接地、漏电保护装置等防触电措施,了解触电急救、电气火灾防范、防雷防静电及有限空间电工作业安全要求。
安全生产专业技术
安全用具:掌握电力安全用具、登高安全用具的种类、性能及使用方法,明确安全标志与安全色的使用规定。
电工仪表及测量:熟悉电压表、电流表、兆欧表等常用仪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电工工具及移动电气设备:了解常用工具规格、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防爆电气设备选型与安装要求。
低压电器设备:掌握低压电器选用与接线、开关电器和保护电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低压配电屏运行检查及低压带电作业安全要求。
其他专业内容:还需学习异步电动机、电气线路、照明设备、电力电容器、临时用电及应急处置与应急疏散等知识,确保覆盖作业全流程安全要点。
安全技术实际操作
安全用具使用:熟练操作电工仪器仪表,准确辨识与使用电力安全工器具。
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能精准判断并排除低压电工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与隐患。
安全操作技术: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接线、正反转运行接线、单相电能表带照明灯安装等 7 项核心操作。
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掌握触电事故应急处置、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及灭火器选择与使用方法。
(三)培训学时
初次取证培训总学时不少于 80 学时,其中理论培训 32 学时(安全生产基础知识 8 学时、安全生产专业技术 24 学时),实际操作培训 48 学时(安全用具使用 12 学时、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 8 学时、安全操作技术 20 学时、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8 学时),各培训机构需严格按照学时要求组织培训,不得擅自缩减。
二、考核要求
(一)考核类型与方式
初次取证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侧重考查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考核通过现场实操形式,检验作业人员实际应用能力。
(二)考核标准
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80 分及以上为合格。
实际操作考核设置 “否决项”,若 “否决项” 未通过,整体实操考核不合格。
实操考核分为 4 个科目,科目一(安全用具使用)、科目二(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科目三(安全操作技术)、科目四(作业现场应急处置)分值权重分别为 20%、20%、40%、20%,考生需从每个科目中抽取 1 道考题作答。
(三)考核要点
理论考核需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电工基础知识,掌握风险辨识、电气安全管理及专业技术核心内容;实操考核需精准完成安全用具使用、隐患排除、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置等操作,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各相关单位及报考人员需严格遵照本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培训考核准备工作。培训机构需按大纲组织培训,考试机构需对照标准细化考核流程,确保培训考核质量,共同保障低压电工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