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业前准备
个人防护要求:充填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齐全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工作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照明工具需佩带整齐后方可进行作业。
现场安全确认:
检查作业现场顶帮、空气质量、通风设施是否良好,需严格执行安全确认制度,对矿房、巷道的顶板、两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撬毛问顶、处理浮石,确保安全后方可开始充填作业。
检查充填管路、各联接点、阀门、通讯作业设备设施是否完好,达不到安全作业条件,禁止作业。
检查所充空区采场溜井是否畅通,堵漏及联络道封堵是否严密,天井、采场底部巷道须搞好采场照明,通讯设备是否畅通,保证与井口、充填站的联系畅通。
作业沟通协调:与周边区域作业人员进行沟通,确认周边区域作业情况,防止生产设备运行对充填设备设施及人员造成危害。充填前须与生产工区看灰人员及充填站取得联系,确认安全无误后方可进行充填作业。
2 作业中安全操作
施工充填设施:
架设挡墙:根据技术人员标明的充填分界线架设进路充填挡墙及二道挡墙,挡墙架设要牢固可靠,周边缝隙要填充严实。板墙支撑的木立柱小头朝下,并且在顶板要用楔子楔紧,地板要挖到硬岩或至充填体并加木垫板。
敷设管路:管路(充填管、出气管、信号管)的架设数量、出口端位置要符合要求,管路吊挂平直、牢固。水平管路必须用托架固定在巷道上,高度1.0-1.4米为宜。天井中的管路必须有托架固定,每根管子至少有2道托架,所有管路需用法兰盘螺栓或卡子螺栓连接可靠。
底板垫层与敷设钢筋:在进路底板留碎石垫层,垫层必须平整,厚度符合要求;在进路底板铺设钢筋网,钢筋直径、钢筋网网度符合要求,钢筋交叉搭接处要联接牢固。
充填作业过程:
检查确认:保证充填区达到安全技术要求,通知充填站进行充填作业。充填前必须送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及有无破损等其它情况,且将水通过三通排在板墙外。
充填流程:根据不同分段、分层灰砂比要求进行充填作业。充填次数不得超过三次,每次间隔≥8小时(假底充填结束后,至少间隔16小时,再进行下次充填)。
定时巡查:井下充填人员充填作业时做好管路巡查,每隔15-20分钟巡回检查管路,观察管路是否正常,检查有无跑漏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所有人员在处理各种高压管前必须关闭截止阀,严禁带压作业。
实时监控:作业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尾砂排量变化情况,出现流量变化时要及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必要时通知停车处理。
观察顶板与接顶:作业过程中注意充填区域顶板变化情况,注意选择合理的安全撤离通道。接顶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挡墙封闭情况有无变化,如有情况立即停止充填快速撤离,防止墙倒跑砂埋人伤害。
3 作业后程序
冲管操作:充填停止前,必须冲洗充填管路以防管路堵塞。充填结束后,必须用压气或清水冲刷管道,水量以不超过3M³为宜,不得将洗管水排进采场。
现场复查:每班充填结束后,检查充填管路状况,检查作业区域情况,并把一切充填设施撤到指定安全地点。
交接班要求:充填完毕如实向工区汇报充填情况、设备设施完好情况、作业区域安全状况以及在充填作业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等事项。向接班人员交待本班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后下班。
充填结束处理:经过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充填体养护8小时后进行清淤、回收充填隔墙。
4 特定情况下的安全要求
天井作业:上下天井时必须两人,严禁单人上下天井。天井中安装管路必须有可靠的工作台,并系好安全带,禁止双层作业。
高空作业与防坠措施:在充填道行走必须注意充填小井,严防坠井;禁止跨越小井。上下充填井到采矿场检查充填接顶质量的人员,要使用软梯并系好安全带。
堵塞处理:发生管路堵塞,不得在立井中和立井底部拐弯处敲击管路;如使用放浆法或压气助吹法疏通时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
5 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
紧急情况处理:
如发现瓶颈位置塌落、滑落或井筒有裂纹、滑落等情况,必须停止充填作业,并立即汇报上级部门,制定救援方案。
如发现井下有毒气体或氧气含量不足,必须立即通知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发生跑浆、充填体泄露、挡墙垮塌事故时,要正确分析和处理,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事故预防措施:
充填道必须设有可靠的人行安全出口,人行出口应设在入风侧,长度在40米以上的充填道应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要敷设完好的行人梯子。
动力照明线路和电气保护接地、保险装置要保持完好。
放炮崩挡板或崩砼时,电气设备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并在通往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放好警戒。
6 安全管理与职责
充填工职责:
对井下充填管路装设及附属设备负管理责任。
充填过程中,检查充填管路要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充填体有无泄漏、发现问题及时向井下负责人或本单位技术人员或领导报告。
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完成矿区下达的空区采场封堵计划,保证封堵挡墙的质量。
安全权利与义务:有权拒绝违章作业的指令,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岗位技术练兵和防事故演习活动。
总结
非煤矿山井下充填工作业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不仅是原则,更是每项操作的基本要求。请注意,这些规程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专业培训来执行。安全规程可能会因具体矿山条件和设备类型有所不同,请务必以你所在单位的具体规定为准。